女性患者,64岁,身高160 cm,体重60 kg,体质指数(BMI)为23.4 kg/m2,术前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。胸部CT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,肝继发恶性肿瘤。拟行结肠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,肝转移瘤行介入治疗。
东北国际医院 王丽
病例介绍
病历摘要
女性患者,64岁,身高160 cm,体重60 kg,体质指数(BMI)为23.4 kg/m2,术前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。胸部CT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,肝继发恶性肿瘤。拟行结肠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,肝转移瘤行介入治疗。
患者既往无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史;否认肝炎、结核等传染病史;无手术麻醉史及过敏史,术前有中度贫血,肝肾功能无异常,心电图正常。患者麻醉风险评级ASAⅡ级,拟实施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全麻。患者无麻醉前用药。在麻醉访视时同时向患者进行术后镇痛宣教。
麻醉情况
患者进手术室后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,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并测压,开放右上肢外周静脉,静注丙泊酚130 mg,舒芬太尼20μg,顺式阿曲库铵12 mg行麻醉诱导。注射完毕3分钟后于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。术中予以丙泊酚、右美托咪定、瑞芬太尼、七氟烷静吸复合维持脑电双频指数(BIS)在40~60之间。手术结束前30分钟,停止泵入右美托咪定,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 mg,术毕前10分钟停止泵注丙泊酚。
患者转入PACU 5分钟后意识恢复,BIS值为96,潮气量为420 ml,呼吸频率为15次/分,吸痰后拔出导管。患者无术后躁动,呼吸平顺。观察5分钟后视觉模拟评分(VAS)为2分,连接静脉自控镇痛(PCIA)泵30 分钟后安返病房。
患者的PCIA配方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70 mg+昂丹司琼8 mg+0.9%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50 ml,以每小时3 ml维持,单次给药剂量(bolus剂量)为0.5 ml,锁定时间为15分钟。
在围术期共使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75 mg,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,没有出现恶心呕吐、头晕乏力和嗜睡现象。患者术后的具体随访情况见表3。
病例小结
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,且因手术过程中内脏牵拉操作,患者可产生明显的术后急性疼痛,包括切口痛与内脏痛。这些疼痛刺激会使患者出现烦躁、失眠、恐惧等不良情绪变化。腹部手术的术后疼痛不仅限制患者活动,而且延缓胃肠功能恢复,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并发症,延长住院时间,因此,解决患者术后急性疼痛,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需要引起重视。
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是阿片类生物碱的半合成蒂巴因衍生物,为μ受体和κ受体双重激动剂。μ受体激动作用与经典阿片类药物相当,可有效抑制腹部手术切口创伤导致的疼痛;而κ受体激动作用强于其他阿片类药物,与κ受体结合可减轻手术牵拉或腹腔炎症引起的内脏痛。
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起效快,能在2~3分钟内迅速控制爆发痛,且作用时间长达4小时,消除半衰期3.5小时,既能避免频繁用药,又能满足术后镇痛需求,非常适合PCIA。另外,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是水溶性药物,脂溶性低,不易在体内蓄积,可长时间反复使用,其代谢产物无临床镇痛作用,安全性高。
本病例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羟考酮5 mg,避免术后出现镇痛空白期;术后镇痛泵设置为维持剂量每小时3 ml,bolus剂量为0.5 ml,锁定时间15分钟。该病例表明,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部手术结束前与术后PCIA镇痛,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切口痛与内脏痛,而不良反应少,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。
值得强调的是,在术前访视和手术结束后要注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镇痛宣教,让他们正确理解镇痛泵的使用,避免患者疼痛时不敢按压或过度按压。
copyright©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镜像
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-1 (京)网药械信息备字(2022)第00160号